2005年8月8日,中国钢铁产业最大的门户型商务网站“中国钢铁产业网”(域名在唐山正式开通。这是中国首家在省会以下城市投入运营的特大型门户型商务网站,是唐山钢铁产业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的象征,是唐山钢铁等传统产业由生产贸易型向信息服务型延伸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中国钢铁产业网”是第一个以产业立意的钢铁类商务网站,内容延伸到钢铁产业的整个链条,既包括上下游产业,也涵盖了包括设备、科技、金融、物流、船运、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等30多个门类的内容,触角涉及到国内外宏观产业和市场信息。“中国钢铁产业网”开通后,开设了46个板块,322个栏目,年更新信息近60万条。该网专门设立了唐山和曹妃甸两个一级板块,突出宣传介绍唐山钢铁产业和企业动态。不久,该网站的英文版也开通。
唐山的评剧、皮影戏、乐亭大鼓被国务院批准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我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俗、传统医药10大类、共518项。
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由文化部根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按照申报条件和相关标准,组织有关专家对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相关部门推荐申报的原项目进行审议。 评审委员会根据其价值进行认真评审和科学认定,提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并将名录上报国务院批准。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以国发〔2006〕18号文件的形式公布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唐山市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被誉为“冀东文艺三枝花”的唐山皮影、评剧和乐亭大鼓。
2006年7月28日,在唐山抗震30周年之际,中央来到唐山,深入企业、农村、社区和曹妃甸工业区了解山建设情况,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前往位于市中心的抗震纪念碑广场,向纪念碑敬献花篮,并参观了唐山抗震纪念馆、河北理工大学地震遗址,视察了震后重建的居民小区。还亲切接见唐山抗震救灾模范人物和山建设劳模代表,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还专门来到唐山市截瘫疗养院看望慰问地震截瘫伤员。在唐山南部渤海之滨的曹妃甸工业区正在加紧建设,考察了工业区规划展示中心、围海造地工地、矿石码头一期工程;还视察了丰润区沙流河村,到村民家中看望。
2007年10月23日,中国(河北)国际冶金工业博览会在唐山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河北省人民政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贸促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有关负责人和唐山市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中国(河北)国际冶金工业博览会是由国家贸促会、门徒娱乐登录平台,河北省冶金协会和唐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博览会汇集了国内外钢铁产品、制成品、辅助用品、钢铁技术及设备、钢铁资源、冶金环保等多门类多层次的新技术成果,是冶金行业的一次盛会。
这次博览会的展览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展位500多个,参展企业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以及印度、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达210家,到会客商1000多人。博览会共进行3天。这次博览会对国内外冶金行业加深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交流与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次博览会在唐山举办,为河北的钢铁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展示机会。在博览会期间,还举行了中国(河北)冶金工业发展论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为了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旅游业的快速发展。1995年3月,国家旅游局发出《关于开展创建和评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的通知》。
1996年,经国务院、中央文明办同意,国家旅游局成立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指导委员会,2003年,国家旅游局颁布了修订后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
唐山市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申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根据国家旅游局安排,2007年12月初,国家旅游局派出验收组对唐山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进行了验收,验收组认为: 唐山市基本达到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准,并向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评定委员会提交了验收报告。 2007年12月12日国家旅游局正式命名唐山市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受特大冰雪灾害。1月24日,玉田县东八里铺村13名农民自发奔赴湖南郴州灾区支援电网重建,这13名农民是宋志永、杨国明、杨东、王加祥、王得良、宋志先、王宝国、王宝中、曹秀军、尹福、宋久富、杨国平、王金龙,他们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19岁。
这13位农民在电视上看到了雪灾给当地人民带来的危害,看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指挥救灾的情景。 他们租了一辆面包车,农历大年初一到达湖南长沙抗灾前线指挥部,加入了当地电力部门组织的抢修突击队,并被派往灾害最重的郴州市,投入到搬运电力设施、除冰、架线等繁重的救灾重建工作之中。
13名唐山农民的义举一经媒体披露,全国民众更是为之喝彩。认为他们展现了中华民族感恩图报的传统美德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奉献精神,13位农民用最直接、最实在的方式体现了新时期农民爱国奉献的精神风貌。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光明日报》、《工人日报》、《湖南日报》、《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等几十家国家和省级媒体先后对此事进行了追踪式报道;各大网站也分别转载了相关新闻。
首列国产时速350公里的CRH3型“和谐号”动车组在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下线
唐山是中国铁路机车的发源地,19世纪80年代,在当时的唐山铁路修理厂诞生了中国第一辆火车机车。
该厂在解放后成为唐山机车车辆厂,改革开放以后成为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一直是中国轨道客车生产的翘楚,是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之一,也是铁道部(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确定的高速铁路客运装备制造基地之一。
准备下线公里的“和谐号”动车组在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下线,这是当时动车的最高时速,运用了当今世界顶级的高速动车组先进技术,标志着我国铁路技术装备水平取得重大突破,已经跃上了新的平台。
国家铁道部、河北省委、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唐山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出席了当天的剪彩仪式。首批高速动车组下线年北京奥运会驰骋在京津城际铁路上。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国内)是当年一项重大的活动,唐山市被选为河北省圣火传递城市之一。
2008年7月31日奥运圣火传递到达唐山。 唐山市体育中心田径场,全场激情飞扬、欢声雷动,725万英雄的唐山人民共同见证这一神圣而庄严的历史时刻。 北京2008奥运火炬在全市人民的热切瞩目下开始了在唐山的传递。 庄严的北京奥运圣火历经100多天,行程数万公里,把和谐、激情与梦想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今天终于紧握在唐山儿女的手中。
在唐山,奥运圣火沿体育中心——抗震纪念碑——曹妃甸工业区——曹妃甸万吨级矿石码头——曹妃甸工业区广场传递,沿途各界群众高喊口号:“中国加油!”“唐山加油!”全市火炬传递路线名护跑手参加圣火传递。
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联合中国市长协会主办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采取专业公司调查与公共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近300家媒体参与。沿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幸福评价体系,调查内容涉及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发展速度、文明程度、赚钱机会、医疗卫生水平、教育水平、房价、人情味、治安状况、就业环境、生活便利等12个指标门徒娱乐,。
经过严格的测评筛选和专家委员会评定,确定了10座2008年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唐山市榜上有名。2008年12月25日在昆明颁奖。颁奖词评价唐山“是一座感恩奉献的大爱城市,是一座凤凰涅槃的生态之城,从地震废墟到天蓝、地绿、水清、城美,这里的人们有着太多的幸福理由。这是一座前景无限的滨海新城,正在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人民群众的幸福之都。”
唐山城市“十大名片”是由唐山市文明办主办的评选活动。其评选标准既能承载唐山丰富的城市内涵,又能体现独具的城市特色和精神品格,共有10个类别,力求形成城市的“立体坐标”。
5.工矿企业(历史上对城市建设和唐山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工矿企业):开滦矿务局;
7.生态园林(代表唐山生态形象、作为构筑生态城市重要元素的景观园林):南湖生态城;
2009年6月15日,第四届海峡两岸企业发展与合作论坛在曹妃甸渤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海峡两岸经济界、学术界知名人士、企业家和各界来宾共200多人共寻合作商机。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叶圣陶研究会会长张怀西,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叶克冬及河北省、唐山市的有关领导出席。 海峡两岸经济界、学术界知名人士、企业家和各界来宾共200多人参加论坛,论坛围绕推动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促进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振兴、促进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和唐山曹妃甸新区开发开放开展学术交流和经贸合作活动。
本次论坛的议题有: 两岸携手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循环经济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曹妃甸与台湾临港产业的对接、中小企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台资进入环渤海地区的机遇和战略选择等。
论坛期间安排了主旨演讲、参观曹妃甸工业区、参加第二届河北省曹妃甸临港产业国际合作会议和冀东经济区重点项目发布暨对接洽谈会等活动。
6月16日,第二届河北——曹妃甸临港产业国际合作会议举行,来自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国际商会和国内重点企业等的500多名嘉宾云集曹妃甸,签订17个内资项目,合同引资136.8亿元;签订外资项目6个,协议引进外资10亿美元。
2009年10月16日,首届曹妃甸论坛在渤海国际会议中心贝壳大厅隆重开幕。中央、门徒娱乐登录平台,全国政协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发展可持续 世界更美好》的主旨演讲,他强调,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持续的大背景下门徒娱乐,,世界各国更应携起手来,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以更大的决心,更坚实的步伐,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出席本届论坛的国外政要有新西兰前总理詹妮.希普莉、英国前副首相约翰.普雷斯科特、新加坡人力部部长颜金勇、韩国国务总理室前室长赵重杓、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默里斯.斯特朗、欧盟使团驻华大使、瑞典驻华大使等。 来自美国、英国、荷兰、瑞典、比利时、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伊拉克、南非、马达加斯加等国家的驻华使节、城市市长,联合国工业促进组织、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绿色产业合作组织等国际机构的代表,德国西门子、美国摩根大通、日本日立等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的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首钢集团、华能集团等国内央企代表,中国内地资源型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和河北省各城市的市长以及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
17日下午,首届曹妃甸论坛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在渤海会议中心金色大厅落下了帷幕。
王振良,男,1954年生,民进会员。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院(今河北师大)历史系。高级教师。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唐山市政协委员,年年获“优秀政协委员”称号,2009年和2015年两次被评为“十佳政协委员”。任三届政协委员期间,共提交个人提案100多篇,其中多篇被评为优秀提案并被有关部门采纳;共执笔为唐山民进撰写集体提案6篇,其中有两篇被市政协列入一号提案。自1995年开始参与市政协文史委的工作,任政协委员后,积极参与各委员会的工作。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会员,河北省历史学会理事,唐山市历史学会副会长;河北滦河文化研究会理事,唐山学院城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唐山师范学院特聘教师。2008年被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列入主讲教师库。任唐山电视台多个部门历史顾问。
共有著述20余种,30多册,3000余万字。有2.8万字的论著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有超过20万字的论著获国家、省等各类奖项。